行走在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的乡间沃野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。作为首批入选广东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典型村之一,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,以产业振兴为核心,以模式创新为抓手配资代理平台,在森林资源增值、特色产业培育、农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让村集体“家底”更厚实,村民“钱袋子”更充盈,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特色发展路径。
生态赋能:让绿水青山变成“金山银山”
近年来,青云村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,积极探索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化路径,让“沉睡”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。2024年,村集体年收入达到约100万元,主要来源是碳汇收益、水电站租金、生态林补贴、光伏发电,生态优势正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不仅如此,青云村还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,盘活闲置资产,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。村里通过发包、出租等方式,将闲置民房、旧校舍改造为特色客栈和民宿,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,村民们不仅能通过销售水果增收,还能在民宿、农家乐务工赚钱,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如今的青云村,既是“四季有果、季季有景”的生态村,也是“农旅融合、兴业富民”的示范村。
图为青云村特色客栈。
产业筑基:“一村一品”托起村民致富梦
“我们的红边扁豆口感好、品质优,不愁卖!”种植户李姐自豪地说。作为青云村“一村一品”的支柱产业,千亩红边扁豆通过统一品种、技术及销售,年产值突破1400万元,不仅热销本地,更通过电商远销珠三角。春风里,1300亩鹰嘴桃林花海如潮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;盛夏时,清甜多汁的鹰嘴桃供不应求,年产值超5000万元。而千亩油茶林则化身“绿色银行”,榨出的优质山茶油赢得市场青睐。红边扁豆、鹰嘴桃、油茶“三驾马车”并驾齐驱,让青云村成为特色种植专业村。2024年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.9万元,产业“红利”真正落进了百姓腰包。
图为青云村红边扁豆种植基地。
发展破局:多元融合打造集体经济"强磁场"
近年来,青云村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模式,激活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动能,通过“合作社+公司”双轮驱动破解发展难题。青云村领办的青云山农业专业合作社,采用“合作社+社员+农户”模式,统一收购红边扁豆、鹰嘴桃等农特产品,经加工包装提升附加值后推向市场。充分利用合作社150m³的冷藏冻库和260平方的仓储用地,既解决了农产品保鲜痛点,还为村集体创收1.5万元,实现助农与增收双赢。同时,村里盘活闲置老村委,成立翁源县青云富村公司,整合村民碎片化耕地与果园资源,按“整合加工、提升包装、打造品牌”思路转化农产品,并通过展销会、电商直播等拓宽销路,2024年至今销售额超30万元,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。在此基础上,青云村推进多元项目,探索“现代绿色农业+乡村振兴培训+乡村文化旅游”融合模式,梳理出8个重点产业项目,计划投资6000万元,目前已投5400多万元,除做强传统产业,还新增黄金果种植等项目。此外,投资60万元建成翁源县青云食品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,吸纳10余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3000元,并与4家企业签约,累计引资1190万元,为发展注入活力。
来源:韶关先锋
易速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